EI信息鉴别与筛选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。
1. 整理EI信息
(1) 归类EI信息。确定EI信息检索目标后,应该制订能准确表达检索意图的检索策略,从而做到检索结果的广泛性、代表性和准确性。面对大量的检索结果,我们首先应该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排序。或按照学科分类、或按照研究主题;或根据资料的出版时间、或按照它们的文件格式等。总之,只有对EI信息进行科学的归类整理,才能方便我们之后的进一步利用。
(2) 阅读文献。阅读必须讲求效率,可以用精读与泛读交替进行的方法,即广泛粗看,少量精看。开始研究前不必读完所有文献,可以有选择地阅读,从最新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开始。先看文摘,判断有价值,再去看正文。浏览全文时,不必从头看到尾,不必句句都看懂,要抓住精华,只读你认为重要或能给你不同观点的部分,关注文中图表,关注文章结论。
(3) 抓住要点。阅读中需要思考,要收集主要数据或事实,对资料中的内容进行记录,记录文章重要的和有帮助的内容每一个新的结果、文章的总结,写下自己的想法、感兴趣的难题、可能的解决方法、文章的概要,相关的印证。具有以下内容的资料应该作为记录的重点:
①本课题新资料,新的数据资料;②经典论断或权威人士、知名专家的相应观点;③新颖的见解,无论这种见解和自己已有的观念是相同还是相异;④有存疑的资料,有待查证的数据和其他需要核实的内容;⑤有争议的内容,特别是正在进行的争论;⑥自己认为有必要澄清或辨明的事实、数据、见解,乃至方法、程序等;⑦检索资料时自己偶发的联想;⑧资料中精美的语词或其他独到的表述。
(4) 提炼EI信息。根据需要对所掌握的EI信息内容进一步进行整理,从中提炼出各种精约化的优质EI信息。如:本研究的关键论点是什么,文章解决了哪些细节问题,有没有典型案例,本研究和该领域其他工作的关系是什么,该主题领域还有哪些相关的论点,文中观点对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有什么帮助,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等,还要关注其参考文献的情况。这一阶段要全面地整理笔记和文献,方法:①汇编法:将原始资料中的各种有用事实与数据汇总在一起,然后按一定方法编排加工,以方便利用。也可以直接保存读过的文章,建立参考书目,如能记下所需内容在文章中的位置则最好。②摘要法:对原始EI信息的内容进行浓缩加工,抽取其中的主要事实和数据而形成的二次文献,它对原始EI信息的主要内容具有替代作用。③综述法:对同一课题大量原始EI信息进行分析、归纳和综合而形成的具有研究性的EI信息产品。综述可以是叙述性的,也可以是评论性的。
2. 筛选EI信息
筛选EI信息包括了对经过整理的EI信息予以评审及核查的过程。
(1) 评审EI信息。集中时间对每一条EI信息进行初步浏览,通过对其题目、作者、关键词、文摘及出版单位等的基本了解,初步判断其价值:是否来自核心期刊、来自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范围、来自知名作者、来自授权专利、来自最新的学术会议、来自著名出版机构等的评鉴;通过对文献本身的全文浏览,掌握其反映的内容是否具有新意或创意、思想观点是否独到或创新等的确认,剔除掉那些虚假粗劣、陈旧过时、无实际利用价值的EI信息,初选出一批准备采用的对象。
(2) 核查EI信息。在以上初选对象范围内,对那些“人云亦云”的内容予以剔除,对有疑问的EI信息做进一步核实和查证,同时,补充有可能被遗漏或忽视的重要EI信息。
(3) 选定EI信息。即对经过鉴别的EI信息资料做进一步的处理,择优汰劣,选定那些内容新颖且针对性强、反映事物本质属性、有明显用途或潜在用途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EI信息子以利用。
如前所述,EI信息鉴别与筛选是贯穿于EI信息检索与利用全过程的活动,在EI信息搜集过程中,人们往往是多多益善、面面俱到,但真正能为我所用且利用价值大的EI信息,是需要用户通过认真和仔细的鉴别与筛选得到的。因此,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,提高整理EI信息、筛选EI信息、利用EI信息的能力和水平,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,研究和创新能力。
相关阅读:最新EI检索会议:http://www.ei-cn.com/News/EI-CA.html
本文由:http://www.ei-cn.com/整理提供,未经同意,请勿转载!
下载地址:点击下载
